第一百五十八章 运粮和出征
北京城,并且还积极开拓了海运路线,通过漕运和海运两条路线,从南方向北方输送粮食。
尽管因为明初的时候京城定在了南京,导致漕运和海运后来停了很多年,直到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才逐渐恢复漕运,海运后面干脆连船都漂没了,但这粮食运输的不容易却也可见一斑。
毕竟百万石粮食想要从南京运到北京,走京杭大运河的话,沿途也还是会影响到“百万漕工”的衣食的。
至于说沿途的地方官员?漕运有专门的漕运衙门负责,可不需要地方官员插手,除非是漕粮在自己的辖区出了问题。
不过那都是掉脑袋的事情,管不管无所谓了已经。
而且清朝时期,不算各级地方官府的种种横征暴敛和巧立名目,光只是朝廷规定的漕运正粮四百万石,还要额外征收两百三十万石耗粮作为“损耗”,这粮食运输到底有多麻烦和多难就可想而知。
好在如今还是明初的永乐年间,大明的官员虽然有一些贪腐,但也还没到清朝后来那么夸张,朝廷一石正粮,地方官吏要征收五石甚至七石的地步。
一石粮食从南京起运,经由海上运到济州岛,沿途虽然有所损耗,但大体上扣掉消耗之后还是能够保证七成的粮食运到朱瞻埈手上的。
毕竟海运的速度和效率,以及规模都要远胜陆运和漕运,浪费和消耗也没有陆运和漕运那么大。www.chuanyue1.com
但即便如此,也不可能在这个时代一船粮食从南京直接运到济州岛。Μ.chuanyue1.℃ōM
就算是在后世,国内航运和跨国航运都还是两套东西,在这个时代就更不可能由粮船直接把粮食从南京运到济州岛了。
毕竟茫茫大海上,谁知道你是把粮食运到了济州岛,还是运去了别的什么地方。
这么漫长的海上路途,报一个粮食被海浪打湿损耗了,实则被贪墨了朝廷也无从查起。
再加上运粮的船只有大有小,想要保证前往粮食供给的稳定,就需要有中转站对运输的粮食进行整理和转运。
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