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宋朝异姓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宋官制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位隆盛...

  宋初参知政事虽作为副相,但其职权、地位都比较低,不在政事堂办公,实际上只是宰相的助理。由于赵普擅权,宋太祖才于开宝六年(973年)六月决定提高参知政事的职权,与宰相轮流知印、押班、奏事,使之真正具有副相的职权。

  宋初沿五代旧制,设枢密院、宣徽院。枢密院简称密院,也称枢府、西府,“与中书(政事堂、政府、东府)对峙文武二柄,号为“二府”。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,既夺兵部之权,又分宰相所管的军事权,宰相如不兼枢密使,则只管行政事务。

  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,副使为副长官;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正月,设签署枢密院事为次副长官;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,又设同签署枢密院事为末副长官。以后新任知、同知枢密院事,即不带枢密副使职衔,实际上是将枢密院正长官自枢密使降为知枢密院事。自此以后,设枢密使为长官,即以枢密副使或签署枢密院事等为副长官;设知枢密院事为长官,则以同知枢密院事为副长官,两套职衔不同时设置。从宋初起,枢密院长官逐渐以文官担任为主,实行“以文制武”。

  宣徽院设宣徽南院使、北院使,地位在枢密副使之上。经常有枢密副使兼宣徽使,亦常有宣徽使兼枢密副使,宣徽使常是晋升枢密副使的阶梯。宣徽使缺时,有时亦以参知政事或三司使临时代职。宣徽院侵夺吏部、兵部及殿中省各一部分职权。ωWW.chuanyue1.coΜ

  三司指盐铁、度支、户部(此指六部中户部下的头司“户部司”)三司。宋初沿旧制设三司,号称计省,为最高财政机构,主要侵夺原户部、工部职权。长官为三司使,号称计相,地位仅次于执政,其他礼遇与参知政事、枢密使略同;副长官称三司副使。

  2、地方官制

  宋初承五代旧制,以各节度使辖区为“道”,也用以称地区,如湖南道。至宋太宗时期,地区才统称“路”。宋初路的转运使是作为出征军队的后勤供应官,及至征服一地,即转为运送物资回京,进而成为该地区的财政长官。

  当后周原统治区内节度使掌管的财政权被剥夺以后,也在一个相当大的地区设路,设转运使以掌握该区划内的财权,而节度使只是州的行政长官。在太宗末年以前的分合情况是:“京西分为两路;河...

  塔读@^>

  吏部。唐代吏部只管中、低级文官的任免、考核等,中、低级武官的任免、考核等归属兵部,这次统归吏部。

  户部。元丰官制改革前,财政全归三司,三司不仅侵占户部和工部的职权,还侵占刑部、大理寺、将作监等机构的部分职权,尚书省职权的很大部分也为三司所侵。这次官制改革,将原三司所管日常财政事务归属户部尚书和左侍郎;原司农寺所管新法的...

  2、北宋中后期新设路级机构

  北宋中后期新设的路级机构中,最重要的是安抚使司,简称帅司;其次是提举常平司,简称仓司,与北宋前期所设的转运使司、提点刑狱司,合称帅、漕、宪、仓,是宋朝最主要的四个路级机构。安抚使习称帅臣。

  安抚使司是北宋在北方、西北和广南常设的路级军事机构,类似后代的省军区。北宋前期的地方军事机构部署司、铃辖司,不仅辖区不定,而且是纯军事的统兵机构,类似于后代的驻军司令部。

  北宋路级常设机构帅(安抚使)、漕(转运使)、宪(提点刑狱)、仓(提举常平)四司,都是以转运司路为基础,但分合并不一致。除帅司路以首府长官知州、知府兼任安抚使外,其他三司皆单独设置,并皆兼有监察知州等之责...

  帅司路初设时,陕西(漕司)路设五...

  帅、漕、宪三路的首府即使在同一路,有时也不在一地,如北宋末年,京东西路漕司在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睢阳)、宪司在济州(今山东巨野),而帅司则在郸州(今山东东平)等。本书除特别注明外,提及路的首府,通常是指漕(转运使)司路首府,即转运使司驻在地。Μ.chuanyue1.℃ōM

  3、北宋末年官制改革

  北宋徽宗时,还进行官制方面的改革,主要是改变三师、三公及宰相官称等。

  塔读小说,无广>告^在线免。费阅&读!

  改变宰相官称的理由是,不应“以仆臣之贱,充宰相之任”,以及原有的三师、三公名号未正。遂于政和二年(1112年)九月,将原称三师的太师、太傅、太保,改称“三公”,废三
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宋官制(2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